
郭宝昌
剧园苑讯 10月11日,传( chuán)奇导演 郭宝昌 在北京离( lí)世,享年83岁。尊重本人及家( jiā)属意愿,丧事从简,不举行( xíng)遗体告别仪式。
郭宝昌的( de)人生代表作是根据自己( jǐ)26年宅门生涯写就的电视( shì)剧 《大宅门》 问世,讲述同仁( rén)堂的荣辱兴衰,剧中90%的情( qíng)节均有据可查。

《大宅门》海( hǎi)报
1980年代在广西电影制片( piàn)厂任职时,郭宝昌扶植张( zhāng)艺谋、陈凯歌等导演推出( chū)《一个和八个》、《黄土地》等作( zuò)品,奠定了中国第五代导( dǎo)演的基础。张艺谋曾说:“没( méi)有郭宝昌,就没有中国第( dì)五代导演”。

张艺谋表示哀( āi)悼
郭宝昌原名李保常,1940年( nián)8月出生于北京,幼年生活( huó)悲惨,被转手多次后进入( rù)成为同仁堂郭榕的养子( zi),改名郭宝昌。后郭榕成为( wèi)了后乐家四爷乐镜宇的( de)太太。

陈宝国是《大宅门》主( zhǔ)演
郭宝昌自幼聪颖,5岁能( néng)唱戏,8岁写文章,12岁进北京( jīng)五中,16岁开始动手写家族( zú)题材的小说《大宅门》。1959年,19岁( suì)的郭宝昌得北京电影学( xué)院导演系主任田峰的力( lì)荐,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( dǎo)演系。并在老师的支持下( xià),动笔创作《大宅门》的文学( xué)剧本。
1964年,郭宝昌被打成“反( fǎn)动学生”,写到三分之二的( de)小说《大宅门》被没收,罪状( zhuàng)是为反动资本家竖碑立( lì)传。郭宝昌获刑3年,发配至( zhì)北京南口农场劳动改造( zào)。最艰难时他曾自杀,没死( sǐ)成。
“文革”开始后,郭宝昌罪( zuì)加一等,被判无期徒刑。期( qī)间郭宝昌依然写作《大宅( zhái)门》,不过再次被人注意,《大( dà)宅门》又被红卫兵付之一( yī)炬。1969年3月,到张家口4619部队干( gàn)校继续接受监督改造,并( bìng)重新开始写《大宅门》。
1973年,郭( guō)宝昌被分配到广西电影( yǐng)制片厂工作。1979年7月,郭宝昌( chāng)的冤案得到平反,随后拿( ná)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毕( bì)业证书(正常毕业时间为( wèi)1965年)。
1980年,因与妻子离婚,《大宅( zhái)门》的手稿被其妻焚毁。《大( dà)宅门》同他本人一样命运( yùn)多舛,四写四毁,却依然在( zài)风雨飘摇中顽强生长,直( zhí)至成为传世之作。

张艺谋( móu)客串了《大宅门》
除了电视( shì)剧《大宅门》,郭宝昌1980年导演( yǎn)了影片《神女峰的迷雾》,该( gāi)片悬念重重,高潮迭起,从( cóng)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积( jī)极地探索,被认为是“文革( gé)”以后最好的刑侦片之一( yī)。1981年执导科幻片《潜影》,因创( chuàng)作者盲目追求一种离奇( qí)古怪、荒诞夸张的艺术效( xiào)果。1982年郭宝昌东山再起,编( biān)导了一部充满生活情趣( qù)的影片《春兰秋菊》。
1984年调入( rù)深圳影业公司。八十年代( dài)后期郭宝昌调往深圳影( yǐng)业公司工作,又相继编导( dǎo)了《他选择了谋杀》《雾界》《联( lián)手警探》等片。
《大宅门》是郭( guō)宝昌生命的全部,晚年,这( zhè)部作品相继搬上话剧和( hé)京剧的舞台,走遍全国,以( yǐ)不同的艺术形式留予后( hòu)人。
晚年虽患病,但郭宝昌( chāng)仍笔耕不辍,80岁提笔,83岁含( hán)血带泪的60万字长篇小说( shuō)《大宅门》定稿,他说,“每到大( dà)风起兮的时候,我的思绪( xù)总随着风回到那个年代( dài)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