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文学改编的电影还( hái)有多少可能?
日前,电影《长( zhǎng)安的荔枝》官宣开机引发( fā)广泛关注。影片改编自马( mǎ)伯庸的同名小说,讲述一( yī)个唐代小吏跨越千山万( wàn)水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( ān)为贵妃祝寿的故事。原著( zhù)自2022年问世以来,销量已突( tū)破80万册,深受读者喜爱。这( zhè)也令影版开机消息一经( jīng)发布,便激发了大批书粉( fěn)的期待。

无论古代文学还( hái)是当代文学,近年都不乏( fá)根据文学改编的电影,比( bǐ)如《红楼梦之金玉良缘》《解( jiě)密》和《乔妍的心事》等。但部( bù)分作品在改编得与原著( zhù)风格和精神相去甚远,甚( shèn)至被批评为“面目全非”,也( yě)让人们对改编自文学的( de)电影产生了担忧和疑虑( lǜ)。
与此同时,短视频的发展( zhǎn)不但影响了观众的审美( měi)倾向,也削弱了大众对于( yú)文学作品的关注,影响了( le)创作者文学素质的培养( yǎng)。一方面,电影可能过于追( zhuī)求商业元素而忽略了艺( yì)术价值;另一方面,影视从( cóng)业者因为缺乏文学基底( dǐ)而无法写出好的故事。
同( tóng)样是由文学改编而来的( de)电影,《甲方乙方》《金陵十三( sān)钗》《秋菊打官司》都曾代表( biǎo)中国电影在世界舞台上( shàng)大放异彩。但近些年,改编( biān)自文学的电影明显逊色( sè)不少。

《狙击手》《满江红》《坚如( rú)磐石》原著、编剧陈宇观察( chá)到影视行业原生内容缺( quē)失的问题,表示挖掘优秀( xiù)故事迫在眉睫。如何看待( dài)文学在影视创作中的地( dì)位?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电( diàn)影市场的发展?在剧园苑( wǎng)的专访中,陈宇逐一解构( gòu)了中国电影面临的机遇( yù)和挑战。

以下内容根据采( cǎi)访整理:
Q1:如何看待文学在( zài)影视创作中的地位?
陈宇( yǔ):文学作为人类已经传承( chéng)了几千年的艺术载体,承( chéng)载了太多人类的精神和( hé)思想,以及对这个世界的( de)认识,对人性的认识,可以( yǐ)说,它是我们认知世界的( de)方式,是我们理解世界的( de)方式。其他艺术也在逐渐( jiàn)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( jiě)世界的方式,但毕竟文学( xué)是最久远的,也可能最丰( fēng)厚的。影视艺术是现代科( kē)技催生的产物,很多内容( róng)表达需要从文学中汲取( qǔ)营养。
Q2:如今大家对文学关( guān)注度越来越低了?
陈宇:文( wén)学确实在普通人的生活( huó)中占据的时间和份额越( yuè)来越少,但我不觉得这很( hěn)令人悲观,因为我认为,文( wén)学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认( rèn)知自我,理解世界和理解( jiě)自我的形式。随着时代发( fā)展,它会用新的方式来去( qù)做这种理解。从广义的角( jiǎo)度来讲,影视是跟文学是( shì)分不开的,20世纪电影业的( de)巨大发展,本质上是某种( zhǒng)文学的某种属性的时代( dài)体现。
我觉得应该不断接( jiē)受新的媒介形式。
阅读文( wén)学不一定是指买一本纸( zhǐ)质书来看,在路上听着播( bō)客行不行呢?比如在短视( shì)频网站上,有个人把书给( gěi)你读一遍,或者用某种方( fāng)式呈现。对于多种多样的( de)阅读方式,我个人持开放( fàng)态度,并不一定非要拿着( zhe)厚厚的几本书坐在那里( lǐ),才叫进行文学阅读。
Q3:青年( nián)创作者是否会因为缺乏( fá)文学素养而陷入创作困( kùn)境?
陈宇:确实会存在这方( fāng)面的问题。
一般我会从两( liǎng)个角度来进行交流。年轻( qīng)编剧当然需要基础文学( xué)的积累,但同时他们也可( kě)能有其他形式的积累。你( nǐ)可以没有看过大量文学( xué)作品,但应该看过两、三千( qiān)部优秀电影,这也是认知( zhī)社会的方式。不一定是文( wén)学,你可能有其他理解世( shì)界的方式,但是我会告诉( sù)我的学生,文学是最有效( xiào)的,好比我们摄取食物能( néng)量,它是能量最高的一种( zhǒng)。我会建议他们,静下心来( lái)做一点深度阅读,营养远( yuǎn)远大过目前其他的媒介( jiè)形式,甚至大过于电影。
Q4:近( jìn)年改编自文学的电影稍( shāo)为逊色?
陈宇:电视剧市场( chǎng)上,过去几年有一些优秀( xiù)的根据文学改编的作品( pǐn),像《繁花》《我的阿勒泰》和《人( rén)世间》。而在电影市场,影视( shì)改编是常态,很长一段时( shí)间,我们不停地在做影视( shì)改编,只不过这些年不像( xiàng)早期第五代和第六代导( dǎo)演创作得多。
电影剧本创( chuàng)作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( yuè)高,因为要应对特定的生( shēng)产方式,要应对特定的时( shí)代需求,甚至为时代需求( qiú)定制某些情节或者人物( wù)关系,还要涉及生产过程( chéng)中的具体要求。例如无法( fǎ)邀请到某些演员,或者环( huán)境空间设计受限,那么我( wǒ)们必须从现有的条件和( hé)需求出发,有针对性地创( chuàng)作内容。很长一段时间,文( wén)学改编电影没有像以前( qián)那么多,可能跟这个事情( qíng)有关。
随着技术发展,我觉( jué)得我们克服客观条件的( de)能力越来越强,今后根据( jù)文学进行改编的项目可( kě)能会越来越多。

Q5:什么类型( xíng)的文学作品更适合做影( yǐng)视化?
陈宇:比如意识流的( de)作品,它的情节、它的故事( shì)发展,它叙事的先锋性,可( kě)能不是特别适合当下观( guān)众的认知。总体来说,影视( shì)创作者比较青睐的文学( xué)作品是具备着完整故事( shì),具备着起承转合的情节( jié),具备明确的主题和世界( jiè)观,以及具备有价值和有( yǒu)意思的人物关系的作品( pǐn)。
Q6:契合社会热点的电影会( huì)更容易得到观众青睐吗( ma)?
陈宇:契合社会热点并不( bù)代表它没有深度。
电影具( jù)备一定程度上的时效性( xìng),反映特定时代、特定人群( qún)的精神面貌,但这和深入( rù)挖掘主题之间并不矛盾( dùn)。过去几年,提供一定的社( shè)会主流情绪的影片获得( dé)了较高票房,但这种情况( kuàng)在今年产生了变化。大家( jiā)发现,提供较高情绪价值( zhí)的影片能够吸引观众进( jìn)入影院,但麻烦的是,很难( nán)让更多人互相都能接受( shòu)同一种情绪价值。换句话( huà)说,大家互相谈不拢。
大概( gài)从去年开始,这种满足观( guān)众情绪价值的影片受到( dào)了更多的怀疑。创作者可( kě)能还是要去探寻非短期( qī)的、即时的、特定人群的情( qíng)绪满足,而是应该去寻找( zhǎo)某些持久的、大家共通的( de)价值,回归一种更为古典( diǎn)的、更为经典的、对世界和( hé)人性的挖掘,这个是我个( gè)人最近的思考。

Q7:如何看待( dài)打磨了10年的剧本不受观( guān)众青睐 ?
陈宇:一个写了10年( nián)的剧本和一个写了3个月( yuè)的剧本对比,不代表10年的( de)剧本会更好,质量不是和( hé)时间成正比关系。
同时需( xū)要说的是,一部电影最终( zhōng)呈现的东西是一个结果( guǒ)。你不能说故事不好就是( shì)编剧的问题,也可能是镜( jìng)头的问题,也可能是演员( yuán)的问题,跟方方面面有关( guān),很难把其中一部分单独( dú)拿出来,指责是演员不行( xíng)、导演不行还是编剧不行( xíng)。这些年你看有些片子可( kě)能觉得故事不行,其实它( tā)核心的问题不只是故事( shì)的问题。
Q8:AI兴起会对编剧行( xíng)业产生怎样的影响?
陈宇( yǔ):AI会让那些没本事写剧本( běn)的人没饭吃,但淘汰不了( le)那些能有自己原创想法( fǎ),有生活独特认知,对世界( jiè)有新的发现的人。换言之( zhī),一个成熟合格的编剧AI是( shì)取代不了的。
Q9:编剧一天一( yī)集的写作速度有可能吗( ma)?
陈宇:有人7天写一集,有人( rén)10天写一集,结合不同的剧( jù)本以及不同的精神状态( tài),每个人都不一样,比如我( wǒ)写电视剧,试过7天写一集( jí),也试过像赵冬苓一样一( yī)天写一集。有时候预想了( le)很多之后,很快就把剧本( běn)写出来了。得看具体情况( kuàng)。

Q10:跟张艺谋合作编剧是怎( zěn)样的体验?
陈宇:我跟艺谋( móu)导演的合作可以说是学( xué)习的过程,我从他身上学( xué)到了拼命三郎的精神,他( tā)作为有如此辉煌成就的( de)大师,在日常工作中的严( yán)谨和努力是我望尘莫及( jí)的。合作的过程中,我把剧( jù)本写出来,他觉得要改,就( jiù)在我的基础上改,然后我( wǒ)又在他的基础上改,拉风( fēng)箱的过程,我们互相往上( shàng)码。我以前很随性,跟艺谋( móu)导演合作这些年,我又把( bǎ)我的弦儿绷紧了,每天都( dōu)在思考电影,每天都在谈( tán)电影。我们会有继续合作( zuò)的计划,已经在进行中了( le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