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得让我看得笑得很大( dà)声,哭得很动情的一部电( diàn)影。紧跟时事、台词犀利、社( shè)会议题、引发思索……真实、感( gǎn)性、凝练、恰到好处的艺术( shù)处理,让人物塑造的更加( jiā)丰满,我喜欢它的原因很( hěn)简单——我看到了活人。
影片( piàn)的主角可以说是三个处( chù)于不同年龄和身份的女( nǚ)性,她们,一是离异的单亲( qīn)妈妈,身体力行尽自己所( suǒ)能去照顾他人;一个是未( wèi)婚女性,成长在无爱的环( huán)境里,渴望获得他人的肯( kěn)定;一个是9岁小学生,有自( zì)己的人际关系和学业生( shēng)活以及自我兴趣爱好的( de)探索。三个人,在上海充满( mǎn)人情味的石库门里相遇( yù),互相帮助、互相温暖、互相( xiāng)成为彼此的好友。
影片也( yě)自然有一些男性配角,很( hěn)逗,很有趣。有不甘于做家( jiā)庭主夫提出离婚的前夫( fū),离婚后又悔不当初狠读( dú)上野千鹤子;有母亲早逝( shì),喜欢姐姐,遇到问题总能( néng)“断亲”的狠人小马;有不想( xiǎng)确立一段关系的开放式( shì)暖男。他们也很有趣,不能( néng)说是男性的代表,但在其( qí)中的发声让人也很能看( kàn)出目前男性的一些想法( fǎ)。
在我看来,这部电影是一( yī)部女性电影。它深入展现( xiàn)出当下女性的一些真实( shí)的现状。我身为一名女性( xìng),在观看影片的时候,很容( róng)易会产生共鸣。电影没有( yǒu)在刻意挑起性别对立,而( ér)是希望女性的存在是可( kě)以被看到的,女性面临的( de)问题是不被忽视的。

女性( xìng)在当下社会到底是怎样( yàng)一种存在?
近些年来,女性( xìng)议题愈演愈烈,很多人可( kě)能会直觉性的反感女权( quán)主义,甚至在女权的大类( lèi)里,还有田园女权等等,女( nǚ)权仿佛是一个贬义词,仿( fǎng)佛女性在诉说自己遇到( dào)的不公正,在要求自己的( de)平权就是一种对男权的( de)挑战。那么,女性到底要不( bù)要发声?当女性觉得自己( jǐ)没有得到公平对待的时( shí)候,应该如何发声?
在社会( huì)关系中,女性的头上一直( zhí)笼罩着一个标准。小时候( hòu)可能是“要有女孩样子”长( zhǎng)大后,要结婚、生儿育女、相( xiāng)夫教子。女性一直在被要( yào)求生产、育儿,同时也被要( yào)求做一个好妈妈的同时( shí),要兼顾工作,工作家庭两( liǎng)手抓的人才是一个好女( nǚ)人,更不要说照顾家里,统( tǒng)筹生活,仿佛女人天生就( jiù)是一个全能型选手。哦对( duì)了,女性还要保持美丽,保( bǎo)持身材,因为“郎才女貌”。而( ér)男人,只要有事业,其他什( shén)么都可以不管。
当女性被( bèi)要求成这个样子的时候( hòu),她有享受到什么社会福( fú)利吗?好像并没有,因为一( yī)切都是“应该的”。而女性遇( yù)到的困境呢?比如走夜路( lù)会很小心,挤地铁时需要( yào)很小心(怕遇到色狼,遇到( dào)之后还要鼓起勇气报警( jǐng),甚至还要面对对方抵赖( lài)进行的羞辱),面试时会被( bèi)问是否婚育,若单身的话( huà)未来时如何打算的,应酬( chóu)的时候可能会被要求陪( péi)喝酒、倒酒,可能要在酒桌( zhuō)上或者某些群里面临荤( hūn)段子或者擦边笑话的无( wú)奈……身为男性,可能完全没( méi)有这种顾虑吧。
最近梁文( wén)道在播客《八分半》里讲到( dào)这些时,令很多男性大惊( jīng),不仅留言时表示质疑,认( rèn)为这些都是臆想出来的( de),甚至对梁文道嗤之以鼻( bí)认为他过于倾向为女性( xìng)说话。说实话,当我得知有( yǒu)很人完全不晓得这类事( shì)时,我也是震惊的,甚至还( hái)有一个留言者是一名老( lǎo)师。更有甚者直接破防,说( shuō)花了几百块听到的是梁( liáng)文道在为女性发声,想退( tuì)款。真的是世界之大,无奇( qí)不有,也算是让我开了眼( yǎn)。可能人和人的认知差距( jù)真的非常之大,当然,或许( xǔ)我不了解的男性面临的( de)困境也很多,但这正是两( liǎng)性之间需要沟通和看见( jiàn)的地方。在目前这个男性( xìng)为主导的社会建构之下( xià),以男性的思维和方式作( zuò)为主要判断标准的事情( qíng)不占少数,所以,女性有必( bì)要让自己的现状被看到( dào)。

单亲妈妈应该什么样?
影( yǐng)片中有一个女性是刚离( lí)婚的单亲妈妈铁梅,由宋( sòng)佳出演。这个角色是一个( gè)又酷又飒、有正义感、有自( zì)信又有能力的姐姐,超级( jí)爱!关于单亲妈妈这个选( xuǎn)题,她进入工作室之后,第( dì)一个建议是不要刻意营( yíng)造苦难,单亲妈妈并不都( dōu)是悲苦的。确实,单亲妈妈( mā)可能一个人要承担很多( duō),也自然会有很多艰辛,但( dàn)一味诉苦可能会标签化( huà)这一群体。
比如她这个单( dān)亲妈妈似乎是那种超人( rén)型的,她有干劲,有能力,有( yǒu)活力,有魄力,遇到事不怕( pà)事,什么事都能自己搞定( dìng)。最喜欢的是女儿小孩在( zài)用耳机听一些白噪音去( qù)猜测都是什么声音的那( nà)段蒙太奇剪辑,当她说出( chū)是风,是熊猫吃竹子,是打( dǎ)雷,是放屁,是好多好多自( zì)然场景的时候,其实都是( shì)她的妈妈在做家务——煎鸡( jī)蛋、晒衣服、吸尘、做菜、收拾( shí)画笔等等。这是妈妈一个( gè)人为她营造的世界。看到( dào)这段时,非常暖,也非常钦( qīn)佩这样的妈妈。家庭任务( wù)是纷繁复杂的,也是最容( róng)易被忽视且没有成就感( gǎn)的事情,但这样的事情却( què)是妈妈的日常。
当这个超( chāo)级无敌的单亲妈妈将自( zì)己的亲身经历写成文章( zhāng),有教育孩子,有性生活,也( yě)有育儿的疏忽,却遭到了( le)近乎网暴的反馈。为什么( me)?为什么在四十岁离异的( de)单亲妈妈黄阿丽可以在( zài)美国的脱口秀专场舞台( tái)上大谈自己的约会经历( lì)赢得满堂喝彩时,中国的( de)这位单亲妈妈却被骂得( dé)狗血淋头?
因为大部分中( zhōng)国网民对单亲妈妈是有( yǒu)一个约束的,那就是——你必( bì)须苦情,你必须立贞洁牌( pái)坊,你必须孟母三迁,你必( bì)须成为一座碑。和一个山( shān)东男性朋友讨论这段时( shí),他说“因为单亲妈妈有一( yī)座传统社会给予的‘牌坊( fāng)’在头上,寡居寒室,洁身自( zì)好,抚养独子,寒窗苦读,一( yī)朝状元,一纸诰命,光宗耀( yào)祖……这是对每一个中国单( dān)亲女性的下意识的道德( dé)评判,也是旧文化的枷锁( suǒ)。”
即就算真实生活使生活( huó)不是如此,即使单亲妈妈( mā)在私下生活里可以有更( gèng)疯狂的举动,但人们是不( bù)允许如此大张旗鼓的呈( chéng)现的。当一个单亲妈妈将( jiāng)真实的生活经历,一个有( yǒu)血有肉的活人的经历写( xiě)出来后,人们是拒绝承认( rèn)的。

所谓的社会性别意识( shí),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?
波( bō)伏娃说,女人不是天生的( de),而是被社会塑造的。没错( cuò),女性也好,男性也好。从出( chū)生的那一刻我们便被不( bù)同的对待。男孩会按照男( nán)性的一套社会范式去培( péi)养,女孩会按照女性的社( shè)会需要去培养。那种潜移( yí)默化的分别,一点一滴的( de)渗透到方方面面,比如你( nǐ)喜欢的颜色,你玩的玩具( jù),游戏,穿的衣服,跑步和走( zǒu)路的姿势,说话的声音大( dà)小,兴趣爱好的培养等等( děng)。这一切的一切,似乎都是( shì)为了保证每个人的行为( wèi)举止和她/他的染色体相( xiāng)匹配,从而为之后的成长( zhǎng),成为一个社会角色而做( zuò)着准备。
在以男性意识为( wèi)社会主要运作模式下,女( nǚ)性意识被忽略。比如影片( piàn)中一个细节,当铁梅和小( xiǎo)马第一次进行亲密接触( chù)的时候,小马撕扯铁梅的( de)衣服,铁梅很不开心,说:“你( nǐ)撕我衣服干嘛?这衣服很( hěn)贵的,我最喜欢的,你怎么( me)不撕你自己衣服?”小马低( dī)头说:“不好意思说看片子( zi)里都这样,女的似乎都很( hěn)喜欢”。
相信很多男性的性( xìng)启蒙也就是一些动作小( xiǎo)电影吧,里面可能真的有( yǒu)一些用撕扯衣服来展现( xiàn)男性荷尔蒙的做法,用来( lái)助兴?但这些说白了都是( shì)男性在创造自己的白日( rì)梦的一种方式,可以说是( shì)男性拍给男性看的。那么( me)女性到底是否真的喜欢( huān)这样被对待?如果女性有( yǒu)看过这样的动作电影,会( huì)不会也被洗脑,觉得自己( jǐ)需要如此配合才算是助( zhù)兴?如果真的喜欢也可以( yǐ),那是自己的兴奋点,但如( rú)果不喜欢,大可不必委屈( qū)自己迎合对方的一些比( bǐ)如dirty talk 或者某些动作之类的( de)。如果真的在乎对方,在进( jìn)行亲密接触之前需要礼( lǐ)貌询问,这样才是尊重。
这( zhè)种潜移默化的性教育,甚( shèn)至一些恋爱小说里可能( néng)都会误导男性或者女性( xìng),让很多青年人从小就有( yǒu)一种错误的概念,比如女( nǚ)性说不,就是欲拒还迎,是( shì)因为羞愧或者想让男性( xìng)更主动大胆;比如女性喜( xǐ)欢霸道总裁的强势甚至( zhì)用钱砸自己;比如女性会( huì)臣服于对她更有威慑力( lì)的男性等等。甚至很多女( nǚ)性自己就在写这样的小( xiǎo)说,拍这样的短视频,诸如( rú)霸道总裁爱上我,先婚后( hòu)爱,替身白月光带球跑之( zhī)类……
我不知道是真的喜欢( huān)还是被彻底洗脑,总之,无( wú)论在恋情里还是性行为( wèi)中,如果真的是在为对方( fāng)好而不是只图自己爽,那( nà)么尊重是最大的前提,彼( bǐ)此礼貌的沟通喜好也是( shì)非常正常的事,会加分,千( qiān)万不要自以为是的做一( yī)些早已被潜移默化灌输( shū)的东西。而无论男女,当你( nǐ)在不舒适不开心的时候( hòu),建议直接告知对方,不要( yào)助长对方的错误认知。这( zhè)点铁梅做的就很好,我要( yào)为她鼓掌。

我们要遵守怎( zěn)样的游戏规则?
如果说人( rén)生就是一场游戏,那么我( wǒ)们进入这场游戏之前,它( tā)已经有了一个规则。这规( guī)则不是不变的,而是会随( suí)着时间的推移有改变。
若( ruò)排除掉男女之分,生而为( wèi)人,社会以及道德对我们( men)的约束也是一直存在的( de)。我们要的真善美,诚实、勇( yǒng)敢、守信,这些美德,似乎都( dōu)没什么问题。但如果被要( yào)求全能,被要求上进,被要( yào)求做好,被要求尽孝,被要( yào)求勤奋努力,被要求吃苦( kǔ)……这些……是不是有点问题?
当( dāng)单亲妈妈铁梅面对恶评( píng)不自信时,她觉得自己失( shī)败的时候,她怀疑自己的( de)时候,她认为,当她没有成( chéng)为一个好的记者,没有成( chéng)为一个好妈妈,就是一种( zhǒng)失败时,我很难过。因为人( rén)的向好,也是一种社会规( guī)训。我们也被像狗一样被( bèi)教训过,当我们做的好,会( huì)得到夸赞和奖励,当我们( men)做的不好的时候,可能会( huì)遭到现实的毒打。于是乎( hū),我们心中有这样的一个( gè)模糊的概念,我做什么能( néng)得到奖励。渐渐的,我们被( bèi)这样的规则所掌控。如果( guǒ)不遵守游戏规则,就只能( néng)出局。
这种所谓“向好”的规( guī)则就存在在我身边。譬如( rú),我有一次被告知不要在( zài)朋友圈传播负能量,因为( wèi)朋友们都喜欢和有正能( néng)量的人往来,过于暴露负( fù)能量好像是什么见不得( dé)人的事,或者会把其他人( rén)吓走?所以现在朋友圈几( jǐ)乎成为晒幸福大赛。但影( yǐng)片中有句台词是,“正是因( yīn)为我们足够乐观和自信( xìn),我们才可以直面悲剧。”敢( gǎn)于把自己的“悲惨”一面展( zhǎn)示出来,难道不是一种自( zì)信强大的表现吗?
世界的( de)运转,需要规则,想来想去( qù),各种宗教都是规则,告诫( jiè)人类如何去生活,什么是( shì)好什么是坏,怎样能上天( tiān)堂,如何能下地狱。儒释道( dào),都是规则,儒家墨家法家( jiā)也都是规则,我们在这个( gè)规则里很久,很久,如果跳( tiào)出这规则,我们似乎不能( néng)顺利的在社会生活下去( qù)。但,作为个人我们可能可( kě)以变通一些,允许自己不( bù)要那么累。我们是人,人就( jiù)会搞砸一些事,人就会犯( fàn)错,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之( zhī)下,我们还能愉快的玩耍( shuǎ)吗?有时候,当面对无法撼( hàn)动的游戏规则时,有没有( yǒu)想退出不玩的冲动呢?还( hái)是去身体力行的改变规( guī)则?或者制定一套属于我( wǒ)们自己的规则?
我最喜欢( huān)的影片中的最小的女孩( hái)——小孩。她的小名就叫小孩( hái),她既得到了爱的滋养,又( yòu)不是盲目自信,有自己的( de)怀疑精神,也可以通过尝( cháng)试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( zé)。这样的小孩,不应该被局( jú)限于目前的规则之下,这( zhè)样的小孩值得去有更多( duō)的自由和广阔的空间成( chéng)为她想成为的样子。我也( yě)想做一个这样的小孩,为( wèi)自己活,而不是为他人活( huó),我想走出自己的路,而不( bù)是被缰绳捆绑指引的路( lù)。

中国的调查记者哪儿去( qù)了?
其实是有人在反抗这( zhè)种规则的,他们其中有一( yī)些人的身份就是电影中( zhōng)女主人公铁梅的身份——调( diào)查记者。影片中并没有将( jiāng)她不再做调查记者的原( yuán)因详细说明,但通过很多( duō)细节我想能拼凑出一些( xiē)。
入职的时候,她戏谑的说( shuō)自己之前3个公司都倒闭( bì)了。要么是吃力不讨好,公( gōng)司无法运作下去。要么是( shì)做出来一些稿子,之后被( bèi)封号。做调查记者可想而( ér)知的辛苦和付出,深入调( diào)查需要长时间投入时间( jiān)、精力、金钱,采访是需要建( jiàn)立关系的,深入调查是需( xū)要像警察一样潜伏的,一( yī)篇稿子出来之后的打击( jī)报复、后续调查也不少,甚( shèn)至于文章发出来可能会( huì)引发更多的质疑和恶评( píng)。
现实是,中国的调查记者( zhě)比大熊猫还珍贵了。在前( qián)阵子的油罐车事件之后( hòu),中国调查记者再次进入( rù)大众视野,而我们也只能( néng)看到一个可怜的数据。2017年( nián)《新媒体环境下调查记者( zhě)行业生态变化报告》中提( tí)到“本次研究核定的调查( chá)记者共175名,比六年前减少( shǎo)了159名。”这是7年前的数据,那( nà)么在2024年的今天呢?在14亿人( rén)口的中国到底有多少名( míng)调查记者了呢?我不敢想( xiǎng)象。
铁梅因为现实种种,不( bù)得不离开调查记者一行( xíng),转行去写公众号,去带货( huò),去直播,为的就是生存。当( dāng)一个快消时代的到来,可( kě)能就是要摧毁一些更加( jiā)真实的东西。我不知道你( nǐ)有多久没有看到过长篇( piān)的详实的新闻报道、事件( jiàn)真相、人物专访。身边充斥( chì)着的碎片新闻、几十字的( de)安利文章、1分钟的短视频( pín),似乎都有一个核心,就是( shì)带货赚钱。搞花活儿、造爆( bào)款、蹭流量……我生活的空间( jiān)太枯燥乏味了甚至千篇( piān)一律。但我还是要适应这( zhè)个社会,适应这个规则,目( mù)前的赚钱规则就是博眼( yǎn)球、吸流量、快销品,没人给( gěi)一个打工人时间去用一( yī)周的时间写一篇有内容( róng)真情实感的稿子。日更,是( shì)新媒体的时间线。
当一个( gè)国家的良心和正义,已经( jīng)迫于生存压力转行,难道( dào)不是一种损失?那么这些( xiē)诸如调查记者、律师,以及( jí)那些我不知道的能发现( xiàn)社会游戏规则有问题的( de)人都消失不见的话,游戏( xì)规则还有被改变的可能( néng)吗?当我们要满足温饱,当( dāng)每一个普通人必须在生( shēng)存的前提下才能谈理想( xiǎng)的时候,游戏规则的制定( dìng)者,是不是有责任分出一( yī)些奖励和精力给到那些( xiē)可能为游戏规则的健全( quán)作出贡献的人?还是说,本( běn)身制定游戏规则的人已( yǐ)经是既得利益者,他们根( gēn)本不想有任何改变,更不( bù)想被发现bug?

虽然谈的有点( diǎn)远,对电影本身的评价也( yě)可能不是很多,但这确实( shí)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。它( tā)很生活,很真实,很能反应( yīng)当下的问题。这也是我看( kàn)过电影之后,能发散着么( me)多的原因。电影的拍摄地( dì)是上海,其中有很多桥段( duàn)也展现出上海这座城市( shì)的包容度,很好很有趣。我( wǒ)想说,不愧是上海。
最后,借( jiè)用小孩的一句话作为总( zǒng)结“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( liàng),我有什么可怜的?”希望大( dà)家都能正直勇敢去面对( duì)生活中的一切!
2024年11月10日 星( xīng)期日 21:26
P.S. 影片中亮点桥段太( tài)多,诸如饭桌“雄竞”,酒吧谈( tán)判,声音蒙太奇,连看门大( dà)叔都超有戏!